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审计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准,有权封存有关资料和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对其中在金融机构的有关存款需要予以冻结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通知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暂停拨付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已经拨付的,暂停使用。

    审计机关采取前两款规定的措施不得影响被审计单位合法的业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

    (五)有权向被审计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建议

    审计机关认为被审计单位所执行的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应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纠正;有关主管部门不予纠正的,审计机关应当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处理。

    (六)有权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审计机关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

    (七)可以提请相关部门协助

    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可以提请公安、监察、财政、税务、海关、价格、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予以协助。

    五、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的必要步骤。《审计法》总则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根据《审计法》第五章的规定,审计机关依照以下程序进行审计工作。

    (一)审计机关组成审计组,送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审计机关应当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

    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当出示审计人员的工作证件和审计通知书副本。

    (三)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

    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审计组应当将被审计对象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

    (四)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书

    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审计机关应当将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上级审计机关认为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以责成下级审计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必要时也可以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六、社会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

    (一)社会审计

    社会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一种查账服务。社会审计机构接受委托人委托承办审计业务。为了加强社会审计工作,加强对审计事务所的管理,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1989年7月5日审计署发布了《关于社会审计工作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社会审计在我国审计体系中的地位;审计事务所的法人性质;审计事务行业协会;成立审计事务所的审批程序;审计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审计事务所承办业务的范围和委托权限;审计事务所的工作制度;审计机关对审计事务所的管理;审计事务所的财务税收管理;违法处理;执行审计师制度等。1999年审计署发布了《审计机关监督社会审计业务质量的暂行规定》,规定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组织承担的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等业务所具的证明文件是否真实、合法进行监督检查。《审计法》第30条规定,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单位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审计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有权对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社会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中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与审计机关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共同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审计体系。

    (二)单位内部审计

    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国家审计署于1995年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03年国家审计署对其进行修改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其第3条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有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且不具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条件和人员编制的国家机关,可以授权本单位内设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审计法》第29条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2.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

    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对本单位及本单位下属单位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财务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程度;国家和单位资产的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国家财经法规的执行情况;本单位领导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此外,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本单位与境内外经济组织兴办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及合作项目所投入资金、财产的使用及其效益,进行内部审计。

    3.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权

    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权有:检查凭证、账表、决算、资金和财产,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参加有关会议;对审计中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浪费行为,作出临时的制止决定;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经单位领导人批准,可以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的建议;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以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建议;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人员,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对审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向对其进行指导的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机关反映。此外,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所在单位可以在管理权限内,授予内部审计机构经济处理、处罚的权限。

    七、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

    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在审计监督过程中,违反《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被审计单位(包括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和有关的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执行者有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或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及司法机关。法律责任形式主要适用行政处分、处罚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一)被审计单位以及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1.被审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

    2.被审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或者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审计机关认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违反预算的行为或者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别情况采取下列处理措施:(1)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2)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3)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4)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5)其他处理措施。

    4.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别情况采取前条规定的处理措施,并可以依法给予处罚。

    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的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审计机关依法责令被审计单位上缴应当上缴的款项,被审计单位拒不执行的,审计机关应当通报有关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扣缴或者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5.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审计机关认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报复陷害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报复陷害审计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