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泪溅龙床陆游的北梦难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

    据说,陆游的出生很有名堂,他的母亲在临产前夜梦见了北宋著名诗人秦观。www.Pinwenba.com这跟韩愈有点相像,韩愈说他梦见了李白,兴许古人都喜欢做这样的梦。秦观字少游,陆游的父亲陆宰干脆就那秦观的名字做文章,陆游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和李白一样,陆游也玩炒作这一手。陆游说他的祖先是楚国狂人接舆陆通,接舆陆通是谁?就是那个“凤歌笑孔丘”的牛人。(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但光有这个祖先还不够牛皮,毕竟这太遥远了,谁信啊!所以陆游又说一个年代比较近的,是谁呢?大唐丞相陆贽。可能陆游觉得这样说还不够,他又联合自己的老师曾几,说他的祖先是晋代的陆机和陆云。

    陆游这样为自己身上贴金,无非是想扩大自己的名气。但是,他老师曾几也跟着扯牛皮,这就让人有些想不通了。不过,细细想来,曾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陆游传承江西诗派的衣钵。江西诗派牛叉啊!他们的师祖爷就是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偏偏陆游这个人思想有些独特性,不想受人摆布自己的理想。那么,陆游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陆游想过做名隐士,更想做政治家。做隐士这个很好理解,古人常干这事。做政治家这可不是就凭嘴说说,那可得有真本事才行。陆游说他想做政治家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他的祖父陆佃很了不起。陆佃曾经跟随著名宰相王安石学经,担任过礼部尚书、吏部侍郎等重要职务,后来,在党争中受蔡京的排挤,被罢为中大夫知亳州,有著作二百四十二卷,成为陆氏家学。

    大家可能要问了,这陆氏家学有多牛?其实,要是想想我们熟知的曾国藩家训就知道了。陆氏家学的确让陆氏的子孙受益颇多。比如,陆游的父亲陆宰,他就做过淮西常平使者,直秘阁、淮南计度转任副使。陆游有兄弟四人,他的兄弟都做上了知州、通判一类的职务。如此一来,似乎注定陆游也是一个牛叉的人物。

    关于陆游的出生地,按照他的说法是越州山阴。其实,陆游是在父亲陆宰调回京城的路上,一家人由楚州至汴京,坐船经过淮河时生的。当时,一家人遇到连续的狂风暴雨,船无法航行,为了安全便在岸边停靠下来。就在金人挥师南下大举进攻宋朝的十天后,陆游在船上出生了,这一天为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即公元1125年。不过说来也怪啊!陆游一出世,一直不停的狂风暴雨竟然立刻就停了。

    这还了得,古人都挺相信天象的,往往牛叉人物出世,都会伴随有异常的现象发生。陆游的出世,是不是也寓意了大宋王朝的风雨飘摇呢?或者说,这对陆游来说,会不会不是一个好兆头?出生的那天,风雨大作,船在湍急的河流中晃荡不已。看看陆游的一生,就像他出生时的情形一样,始终生活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此,陆游的心里可是极度的哀怨,他说“我生学步逢丧乱”(《三山杜门作歌》)。

    陆游说这话不是乱说,事情真的是这样: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一场猛烈的暴风雨将大宋摧残得支离破碎,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陆游的一家不得不东奔西藏,在饥饿与惶恐中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老家山阴。

    公元1127年5月,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宋高宗。这是南宋王朝的第一个皇帝,换句话说,陆游身在南宋了。由于陆游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成长的,再加上他受到父辈们的影响,比如陆宲,陆宲当时为提举京畿常平等事,身在陈留,他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地方财政。但这个陆宲非常了得,在金兵直逼东京的时候,有一股金兵侵入陈留,金兵的厉害让宋朝的很多官员和士兵都感到害怕。那么,理所当然,头脑里反应的第一个字就是“逃”。

    陆宲这个人不信邪,你们要逃是你们的事,我可不逃,我要给金兵一点颜色瞧瞧。说干就干,他召集了戍守燕山的军队和当地的民众,在他的严格有效的训练下,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升,士气高涨。这支军队守住扼要关口,金兵硬是奈何不了他们。可惜的是,陆宲后来被宋钦宗给罢官了,理由很简单,投降派占了主流。被罢官的陆宲贬回到了老家山阴,过上了闲居的生活,知道陆游24岁得时候,他才去世。换句话说,陆游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深受陆宲的影响。每每陆宲将其当年的壮举,以及金兵的残暴,这让陆游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上战场,跟金兵好好战斗一番。

    现在有两个问题是,首先,你得有本事在战场上跟金兵对仗,也就是说你得有武功。其次,光有武功还不行,你还得动策略,也就是说你得能文。这两样加起来,那可就厉害了。现在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陆游会不会武功。答案是肯定的。有证据吗?有,陆游的父亲陆宰曾经“落草为寇”,在东阳有一支民间组织的抗金队伍,老大名叫陈彦声。陆宰为了一家老小的安全,再加上这个陈彦声也是抗金的,所以就去投奔了他,陈彦声一听大名鼎鼎的陆宰要去投奔他,高兴得不得了。把陆宰一家大小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从此,陆宰一家就在陈彦声那里住了三年。在这期间,陆游从一个6岁的小男孩成长为9岁的小少年了。陆宰除了交陆游读书写字,剩下的时间就跟那帮抗金义士们舞刀弄枪去了。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陆游曾说自己最擅长武艺的是剑术,他在诗文里写道自己“学剑四十年”(《醉歌》)“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或许你会认为,光说不练假把式。陆游可不是嘴巴说说而已,他曾镇定自如的一枪赐死猛虎。

    那文这方面,陆游行不行呢?行,陆游说他“读书三万卷”(《醉歌》),当然,这些书肯定是比较全面的,仅是那陆氏家学就了不得了,而且,陆游还熟读兵书。因此,陆游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既然陆游这么了得,他是不可能一直呆在老家的,他要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于是,陆游开始了考试之路。

    我们不禁要问,陆游考试顺利吗?不顺利,不是他自身才学的问题,而是他运气不好,碰到了大奸贼秦桧。现在,摆在陆游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顺应秦桧跟着他走,保管你陆游吃香的喝辣的,成为有车有房有美女一族;要么跟秦桧对着干,你走你的主和路,我走我的主战路线。陆游会选择哪一条呢?毫无疑问,肯定是第二条路。这么一来,首先陆游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站队的问题,这个问题没解决好,那你考试之路肯定不顺当。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陆游的老师曾几跟秦桧有矛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曾几不但是江西诗派的传人,他还主张抗金,不但他主张抗金,他的哥哥曾开也主张抗金,这哥俩都看不起那些投降派。有一次,秦桧跟曾开在一起聊天,曾开故意问秦桧,说丞相大人啊!您觉得宋朝跟金国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呢?秦桧当时正在积极主张绍兴议和,可能没听出曾开问这话的弦外之音,就随口回答说,宋朝和金国的关系嘛,不就是高丽和宋朝的关系么。高丽和宋朝又是什么关系呢?是朝贡关系,高丽想宋朝称臣,每年都要拍使臣向宋朝进贡的。换句话说,这是小弟与老大的关系。秦桧这样说,分明就是主张大宋向金国称臣了。

    曾开一听,顿时大怒,说,像你这样奴颜婢膝之人,我可不敢听从您这样的教诲。说完,拂袖而去。秦桧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曾开是在拿自己开涮,讽刺自己,气得两眼直冒火。秦桧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曾开和曾几这哥俩都被罢了官。后来,曾几曾到陆游的老家山阴来拜访陆宰,陆游造就听说曾几的大名,当即就拜他为师。有了这样一位老师,陆游的名气很快就大了起来。同样,有了曾几这位老师,那陆游跟秦桧就存在着一种很微妙的关系,秦桧很有可能从中作梗。

    事实证明,陆游连考两次都没考上。这跟秦桧脱不了关系。更何况,陆游自己也是跟秦桧对着干。比如,岳飞惨死风波亭这件事,对陆游的震撼是非常大的,我们从陆游写的关于岳飞之死的诗篇中可以看出他对秦桧有多么的愤恨。对此,我试举一例,“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七)?

    陆游的这两次考试失败,并没有使他灰心丧气,十年后,那时的陆游29岁,他再次来到临安参加考试。这一次,陆游会成功吗?

    陆游参加的第三次考试与前两次不同,这一次是锁厅试。什么是锁厅试呢?就是朝廷根据你祖上做官的功德,你后代直接入朝为官,这是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另外,如果有现任官衔的也在其中。陆游的祖上有不少人都是做过官的,所以陆游就有这样的资格参加锁厅试。不过,陆游想要直接就进入朝廷做官,恐怕行不通。因为,陆游父亲入仕的官职并不高,再加上有秦桧这根搅屎棍,估计陆家曾经有的功劳都被他整没了。如此一来。陆游只有通过科举这条路才能入朝做官了。

    有人可能要提出疑问了,你这样说不是前后矛盾吗?并不矛盾,因为陆游在这次考试之前,他已经是一个候补的登仕郎,属于九品官,只是这个九品官为虚衔。陆游虽然祖上的功劳被秦桧弄没了,但陆游有一个登仕郎的头衔挂在那里,这个你秦桧没法给整没了。那么,陆游是可以参加锁厅试的。

    以陆游的才学,这次锁厅试绝对是十拿九稳。但他这次运气更背,他自己也清楚,真是霉起冬瓜灰了。秦桧这老不死的,自己已经权倾朝野了,他还不满足,还要让他的孙子也跟他一样。这爷孙俩一个是大搅屎棍,一个是小搅屎棍,真是配绝了。秦桧的孙子秦埙在考试前就跟他爷爷放话了,说,爷爷,这次我可一定要是第一名,要不那些读书人会看不起我的。秦桧拍了拍孙子的肩膀,说,孙子啊!放心吧,有你爷爷在,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完了,陆游这次又没希望了。但陆游不怕,我考试的文章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我就是要彰显我的主战路线。估计秦桧牙齿都要笑掉完了,陆游啊陆游,你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我还不信死猪会飞天?

    俗话说否极泰来,陆游这次是有惊无险,秦桧这次失算了。主考官是一个有眼光有胆识的“好好先生”,此人名叫陈之茂。陈之茂不信邪,你秦桧再怎么搅和,我不买你账,咋地!陈之茂一看陆游的文章,哇塞!好啊!简直太好了!这样的人都不是第一名,那岂不是扯淡嘛!于是,大笔一挥,陆游第一名,秦埙第二名,让你一辈子在文人面前低人一等,嘿嘿!古代有这样的观念,如果你不是进士出生,就算你的官再大,给人的感觉也是低人一等。还别说,陈之茂这招技术含量起码值四个加号。

    考试结果一公布,秦桧跟秦埙气得吐血,秦埙在他爷爷面前打发脾气,爷爷,你不是说十拿九稳吗?怎么给陆游这小子得了第一名?秦桧说,妈的,这个陈之茂敢坏我好事,我要让他没好果子吃。乖孙啊!你也别灰心,不是还有殿试吗?我要让陆游这小子过不了殿试。

    秦桧想了什么招呢?他跟宋高宗说了陆游一大堆坏话,说陆游就是仗着自己有点才,成天就是拉帮结派,到处跟人说怎么恢复中原,搞得人心惶惶,这样对朝廷政局的稳定是大大的不好哇!再说了,这朝廷又不是陆游的,凭什么他陆游说了算?大宋江山可是您在当家啊!您是老大啊!秦桧这样说,那陆游死定了。果然,陆游殿试没通过。而主考官陈之茂也因此被秦桧陷害,罢了官,本来秦桧还想弄死陈之茂的,不过他没机会了。因为,秦桧在这次考试的第二年就嗝屁了。

    不过,陆游通过这次考试也并非一无所得。他在殿试后名气越来越大,并把自己这次考试的失利看成是一次壮举。后来在《放翁自赞》中陆游自豪的说:“名动高皇,语触秦桧。”很多人都不敢跟当今皇上提恢复中原之事,不敢得罪秦桧,我陆游就敢。

    秦桧嗝屁后,一向主和的宋高宗突然改变了态度。难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难道突然变成硬骨头了?不,这两样都不是。原因还在于秦桧当权时势力太大,大到连皇帝都感觉害怕了,好不容易等到秦桧嗝屁,如今宋高宗总算松了一口气,为了抑制主和派的势力,他开始重新启用主战派的一些重要人物。

    也就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陆游的老师曾几重新出山了,被朝廷任命为礼部侍郎。陆游听说后,自然兴奋不已,他的春天要来到了。考场上的失败让他倍感自己苍老了许多,对此,陆游在《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中这样写道:“老管人间齐得丧......我老渔樵君将相。”陆游跟一位叫朱景的朋友说,我看惯了人世的炎凉,人生的得与失。兄弟啊!你就要青云直上了,可我呢?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练了这么多年的武,却要在这乡下靠打渔砍柴为生,我空有一身的本事,报国无门,我就要在庸庸碌碌中度过我的一生。陆游说这段话,无疑表达了自己悲观的心情,同时也在害怕岁月的流逝,他称自己是“老渔樵君”,一个“老”字凸显了那悲凉的心境。此时的陆游才34岁而已,年龄与心境的落差彰显了陆游的心态极不乐观,同时也透露出陆游对功名的嫉妒渴望。如今,他的老师曾几出山了,陆游自然会感觉自己的春天要来了。

    心动不如行动,就在秦桧嗝屁的三年后,陆游决定毛遂自荐。当然,能够毛遂自荐的人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同时还需要朝中有人才行。否则,即便是你有那个勇气去毛遂自荐,成功的机会也不大。陆游之所以敢去毛遂自荐。主要有以下原因:

    1、陆游不是一个草包,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知识精英。

    2、陆游功名心太重,不甘心就这样做一个老渔樵君。

    3、陆游的内心深处一直没忘记收复中原。

    4、陆游的老师曾几在朝中做大官。

    有了这四点原因,陆游在毛遂自荐后收获不小,被朝廷任命为福州宁德县的主薄,两年后,36岁的陆游被调到京城临安,担任赦令所删定官的职务,这个职务主要是负责编篡已经公布的法令。过了一年,37岁的陆游被调往大理司直兼宗正薄,这个官说白了就是有点类似史官那种,只不过是专门为皇家编纂而已。陆游在短短的几年连升三级,总算是好运来到。当然,这肯定与他的老师曾几的推荐有直接关系。

    按理说,陆游这次应该好好的干好本职工作,做出点成绩来,然后再伺机向宋高宗进言,希望能委以重任,实现驰骋沙场的梦想。但偏偏陆游太心急了,他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他恨不得马上就能跟金兵好好较量一番。那么,机会来了吗?来了,陆游以他“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的情怀当着宋高宗的面做了一件极度恶心又让人匪夷所思的事。

    2

    陆游到底做了什么事呢?陆游自从到京城做官后,成天“不务正业”,隔三差五的去骚扰皇上,而且一次比一次骚扰的厉害,不仅如此,陆游还哪壶不开提哪壶,皇上讨厌什么,他就专门说什么。有一次,陆游在去之前,心里琢磨着这次一定要给皇上来一个特狠的,否则皇上老是记不住当年金兵入宋的耻辱。

    这件事陆游在《十一月五日夜半偶作》中有记载,“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原来,陆游是要让宋高宗御驾亲征。前几次陆游不过是提醒皇上不要忘了收复中原之事,这一次来了一剂猛药,那宋高宗受得了吗?

    我们来看陆游是怎样骚扰他的,陆游一脸悲愤的表情站在宋高宗面前,说皇上啊!这次您一定要御驾亲征,只有这样前方的将士们才能同仇敌忾。如果您不放心,我陆游愿意做您的马前卒,誓跟金人战斗到底!陆游越说越激动,居然哭了起来,这还不算,哭着哭着流鼻涕了,陆游也不怕恶心,那眼泪跟鼻涕流得哗哗的!在擦拭的时候不小心甩到了唐高宗的龙椅上。我靠!这不是要命嘛!宋高宗被陆游这么一搞龙颜大怒,你陆游简直是太过分了,这么不讲究卫生,这么不顾一个文人的身份,成何体统!尽管宋高宗是气得双手发抖,可陆游呢?不管这些,还在那哭着说,皇上啊!您一定要御驾亲征,御驾亲征……我陆游甘为马前卒!

    这就是著名的泪溅龙床事件。据说,这事闹得非常大,朝廷很多官员都说陆游这小子是不是疯了。当然,也有看笑话的,不过想起来也的确挺好笑的,你陆游好好说不行吗?干嘛弄得又是眼泪,又是鼻涕的,还甩到龙椅上。在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陆游如此胆大妄为,宋高宗不杀他吗?没有,即便是宋高宗想杀陆游,他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杀他。因为,杀陆游就等于杀那些跟陆游一样的主战派。宋高宗不会傻到这个地步。那么,剩下的办法就是贬谪,古代皇帝都爱干这事,对那个官员看不顺眼,贬呗!反正有那么多偏远荒凉的地方,够你喝一壶的了。好在宋高宗只是把陆游贬回老家去了,要是像柳宗元那样,陆游可真是死路一条了。所以说,宋朝的皇帝对文人还是挺宽宏的,要换了其他朝代,陆游早就没命了。

    除了这件事让宋高宗很是不爽外,陆游还有不少观点都是跟宋高宗对立的。比如,陆游一直都认为南宋的都城不应该在临安,而应该在建康。以前是没法,现在局势比以前好多了,不应该在江南这个花红柳绿,消磨斗志的地方长期呆着。陆游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这样的观点他都可以直言不讳。当然,陆游敢这样说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在于朝廷曾讨论过都城的问题。主和派认为应该就在临安,而主战派认为应该在靠近宋金边界的地方。像宗泽就觉得应该在东京,东京保卫战的牛叉人物李纲认为应该在陕西关中一带,或者湖北襄阳,如果这两个地方都不行,那就只剩下建康了。在这里,我说一下建康,既然陆游认为建康是都城的最好之选,理由是什么呢?

    1、建康历来是被公认的帝王之都。这个无需多说。

    2、建康城池稳固,城高三丈。而且依靠长江,有长江的掩护,进可攻,退可守。

    3、占领了建康,可以控制富庶的江南。

    4、建康西北两面都有长江可依,又有钟山龙盘、石关虎踞之势。

    尽管选择建康作为都城有这样大的好处,可宋高宗就是不同意。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条:一是临安“太好玩了”,能让宋高宗流连忘返。据说,宋高宗当年丢弃百官置老百姓于不顾逃跑的时候,远途经过不少地方,唯独临安让他是心醉不已。临安多好啊!有诗为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二是临安靠近东海,一旦发生战争,宋高宗可以坐船逃跑。这小算盘打得挺响的,连退路都想好了,从海上逃,如果有飞机的话,估计毫不含糊的从空中逃跑。你说,像这样一个皇帝,陆游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吗?难,难上加难。不过,别以为从海上逃就是最好的,虽然金人对海战不感冒,但是,如果在海上呆久了也是要出问题的。最直接的一个问题是,吃什么?即便是人家不敢来追你,饿也得把你饿死。还别说,这样的悲剧还真的发生过,而且就发生在南宋。公元1279年,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叫赵昺,他被蒙古人一直追到了海上。原来,南宋军队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打得稀里哗啦,全军覆灭。有个叫陆秀夫的人背着八岁的赵昺逃到海上,结果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没有办法,就抱着赵昺一起投海自尽了。

    陆游卷起铺盖回老家山阴后,一呆就是三年。现在有一个问题出来了,陆游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要皇上御驾亲征,那皇上去了吗?宋高宗原本打算从海上逃的,在绍兴三十一年,即公元1161年,这一年的五月是宋高宗的生日,金国的完颜亮派使臣前来祝贺,这帮使臣可不好伺候,他们不但傲慢无礼,而且还借着祝贺之际,要求重新划分宋金两国的国界,怎么个划分法呢?长江以北的地盘都归金国。如果不答应的话,那后果会很严重。

    宋高宗吓惨了,如果答应的话,那以金国的狼子野心,以后还会要得更多,不答应的话又怕金国一生气,说不定连临安也呆不下去了。这金国的使臣也够坏的,他们还说宋钦宗已经嗝屁了,从精神上刺激宋高宗。宋高宗果然入局,当场就哭了起来。

    在宋高宗的潜意识里,他想到的就是逃,从海上逃。但当时的丞相陈康伯坚决反对,决定跟金国较量一番。谁来做主将呢?此时的宋朝几乎找不出像样的将帅之才,唯有一个已经年老得不行的刘锜还勉强可以。就这样,刘锜担任了统领淮南、江东以及浙江一带的兵马,准备跟完颜亮较量一番。其实,宋军完全可以打败金军的,只是宋军的了“恐金症”,所以战斗力大大下降了,结果宋军是大败。陆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泪溅龙床请北征”的。

    宋军一失败,宋高宗更是吓得不行,我说从海上逃吧,现在还不逃就没机会了,我这次是真的不管你们了,我马上收拾行李就走。丞相丞相陈康伯气得不行,说就知道逃,现在就算皇上您逃,你这样弃百官于不顾,万一发生危险,谁来保护您?说白了,连一个给你挡“枪子”的人都没有。陈康伯为了稳定人心,把自己的一家老小都接到了临安,以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同时,陆游的老师曾几也上树宋高宗,给他打气,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前面说到陆游不是因为“泪溅龙床”而被罢官了吗?陆游回去后没闲着,隔三差五的跑到他老师曾几那里说要到战场上跟进军厮杀一番。

    在主战派的努力下,抗金情绪高涨,宋高宗的情绪才稳定下来,终于决定颁布亲征命令。宋高宗的运气有点好,他还没动身呢?前线的宋军就打了个打胜仗,取得了采石矶大捷。宋军的这次胜利意义重大,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让宋军觉得金兵也也不是不可战胜。之后,宋军战胜的消息不断传来,最后收复了西京。陆游挺遗憾的,他没能亲自上战场杀敌,西京收复后,他激动的写下了《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一诗,在诗中他这样写道:“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